西湖娱乐 xihuyule 分类>>
西湖娱乐城- 西湖娱乐城官网- APP2025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在杭州临平举行
西湖娱乐城,西湖娱乐城官方网站,西湖娱乐城APP,西湖娱乐城网址,西湖娱乐城注册
秋意渐浓,运河如画。10月25日,2025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在杭州临平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名健身爱好者齐聚运河畔,以一场全程10.8公里的健步走,共同践行“人人爱体育,健康奔共富”的全民健身理念,深度体验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联合发起。本届“行走大运河”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承办,杭州市体育局协办,旨在以健步走的形式,推广全民健身活动,同时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促进大运河沿线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9时整,伴随着出发号令的响起,身着统一运动服的参赛者们从崇贤夏家圩街与拱康路交叉口出发,笑声伴着脚步一路荡漾在绿意盎然的大运河畔。本次路线公里,从崇贤段启程,沿途经过崇贤·和园(贤园)公园、藕遇公园、崇贤鸭兰展示馆、红色码头、塘栖运动活力公园等地,最终抵达塘栖古镇。
“平时在市区很少有机会体验这么完整的一段绿道,今天沿途风景太美了,一点不觉得累!”来自上海的刘女士是一名资深跑步爱好者,“今天专程赶来体验,这条线路既有郊野的自然风光,又有古镇的文化底蕴,感觉特别值!”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载体,大运河绿道(临平段)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优质的步行环境,更成为展示运河生态与文化融合的“流动长廊”。其中,长度约3.5公里的塘栖城镇核心段绿道也将在此次活动中精彩亮相,这也意味着2021年启动建设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全线迎来精彩亮相。由此,蜿蜒而成的31.5公里大运河绿道全线贯通,如同一条生态与人文交织的丝带,将运河沿线的风景、公园、产业和古镇串联起来。
在郊野段,绿道保留了大量原生植被与水岸生态,营造出“水杉林立、芦苇摇曳、白鹭掠水”的野趣景观。而在城镇段,新建的塘栖水上客运中心码头巧妙融合工业遗存与现代设计,形成兼具历史纵深与当代美感的滨水空间。“作为土生土长的临平人,这几年眼看着运河边的环境越来越美,绿道也修得特别棒。”家住塘栖古镇边的退休教师陈阿姨和她的“姐妹团”边走边拍照,不禁感慨道,“以前觉得健身是年轻人的事,现在这种边走边看风景的活动,我们老年人也特别愿意参加,感觉生活品质和幸福感都提升了!”
与此同时,本次活动的奖牌设计中,也巧妙融入了运河文化,以大运河为脉络,融入临平本土元素,彰显千年运河文化底蕴,色彩上则呼应运河生态与活力,既具有视觉层次感与互动性,又留存活动精神与文化,兼具美观与纪念价值。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20年来,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古老大运河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绿道不仅是步道,它将运河沿线的风景、公园、产业和古镇串联起来,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幅全新的运河画卷。”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对运河生态与文脉的修复与连接,更是对“生态筑基、文化赋能”理念的生动实践。
风光秀美的大运河畔,健身爱好者们迈着矫健的步伐,一边享受着运动快乐,一边沉浸式领略别样的田园景色。这不仅是一场身体的锻炼,更是一次文化的浸润。
行至1.9公里处,“莲”主题相关表演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行云流水的动作,热情洋溢的编排,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一路走过来,看到了“好运莲莲”“乐此不枇”、走‘运’墙等多个主题打卡点,可以说惊喜不断、精彩纷呈,感觉办得非常用心。”健步走爱好者李先生是第二次参加“行走大运河”活动,他说,今年的路线很新颖,还有舞蹈、魔术等表演,不仅为活动增色添彩,更展现了大运河独特的文化底蕴。
为进一步提升健步走的体验感,沿线个特色补给点,香味扑鼻的崇贤蹄髈、口味清甜的三家村藕粉、精致可口的塘栖糕点等独具特色的临平美食让参赛者们赞不绝口,大家争相品尝,享受这片刻的味蕾盛宴。
此外,终点处还设置有主题市集,汇聚临平非遗、特色美食、农副产品等购物区域,运动体验、奖品抽取等娱乐区域,让大家一边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一边加深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与兴趣。“我们是特意组团来这里‘打卡’的,活动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珍贵的回忆。”浙江理工大学的王同学是崇贤本地人,她边走边和朋友们介绍着家乡美食的由来、红色鸭兰的底蕴。“大运河滋养了我们临平这片沃土,赋予了我们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文化,并参与其中。”
近年来,临平区以“古今运河·时尚临平”为文化品牌导向,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今年一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临平中心正式启用,成为推广运河文化成果的重要窗口;大运河畔,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大运河国医生活馆、大运河糕版馆、大运河杭缎艺术馆等文化地标精彩亮相,楠宋瓷业文创产业园、“天都里”文化综合体等百亿级项目陆续启动,进一步丰富了大运河文化载体的内涵与外延;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塘栖城镇核心段)、上塘河宋韵文化带等40余个项目基本完工,大运河绿道全线贯通,再现“依水而居”的历史风貌,持续擦亮“名山名湖名镇”品牌。临平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行走大运河’这样的活动,让文化‘走’进生活,‘走’进人心。”
大运河的活态传承,不仅在于生态修复与文化焕新,更在于以“产才融合”为引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大运河科创城以文化为底色、以产业为脉络、以人才为动力,系统构建“文化+产业+人才”融合发展新格局,让千年运河真正成为滋养创新、赋能发展、惠及人民的“共富运河”。“我们不仅有31.5公里绿道、6大主题公园,还整治提升了约257万平方米的区域。”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一批批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的场馆相继落成,大运河科创城进一步拓展文化资源的活化路径,在藕遇公园、鸭兰村引入专业研学机构,打造“红旅第一村”研学基地、浙江大学继续教育校外基地等,推动文化资源向教育产品、旅游体验转化。
位于塘栖古镇的稀隐HiiN艺术街区,前身是建于1952年的浙江丝绸公司中心仓库。如今,这座老建筑在保留砖木结构与工业肌理的基础上,引入雾森雨林、林中树屋等现代场景,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我们希望让老建筑‘活’起来,让运河记忆以新的方式延续。”街区主理人梁天威说。同样在塘栖,大运河糕版博物馆推出的“定胜玩偶”文创产品,将传统定胜糕元素融入萌趣设计,成为热销单品。顾客潘女士说:“这样的文创产品让人自然而然想去了解背后的历史,是非遗走进生活的好方式。”
与此同时,产业平台的能级不断提升。鸭雀漾码头作为元通汽车出口国际贸易港,已于2025年1月正式运营,成为临平对接全球市场的新窗口。运栖科创城产业园、陆家桥数智产业园等孵化载体加快建设,聚焦数字文创、智能制造、电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
人才是产城融合的核心动力。在启航·青创综合体,一批批年轻创客在此集聚。这里不仅提供全场景的生活配套,更构建了覆盖创业全过程的赋能服务体系,从政策咨询、融资对接,到技术转化、市场拓展,形成“硬环境+软服务”双轮驱动的人才生态,已吸引超1400名人才落户,140余家企业入驻,涵盖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一个近悦远来、活力迸发的人才圈层初步成形。“我们不仅要让运河‘美起来’,更要让它‘活起来’‘旺起来’。”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从老茧站变身稀隐HiiN艺术街区,成为青年聚集的文艺地标;从传统藕粉开发出藕粉咖啡、文创产品,带动乡村产业升级;从工业遗存转型为科创空间,吸引高端项目落地——沿着绿道前行,看公园美景,访产业园区,一条文化、生态、产业交融的共富之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临平区锚定大运河文化价值转化,一方面持续深化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临平段)建设,另一方面主动融入良渚文化大走廊与之江文化产业带“一廊一带”发展格局,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临平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产城人文’融合,在新时代铺就一条生态美、产业兴、人才聚、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原标题《2025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在杭州临平举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2025-10-25 17:13:30
浏览次数: 次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