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娱乐 分类>>

“土地财政”对西湖娱乐城- 西湖娱乐城官网- APP生态环境破坏力有多大?

2025-10-15 21:02:2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西湖娱乐城,西湖娱乐城官方网站,西湖娱乐城APP,西湖娱乐城网址,西湖娱乐城注册

“土地财政”对西湖娱乐城- 西湖娱乐城官网- 西湖娱乐城APP生态环境破坏力有多大?

  广东省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在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条件下,林木茂盛,生物资源丰富,发挥着良好的生态屏障作用,还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然而,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情况是否一如既往?就山地环境和土地资源等问题,《科学时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朝辉。

  陈朝辉开门见山: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更是亚热带地区难得的绿洲。上世纪80年代,广东丘陵山地林业在经历前20年间的3次大破坏之后重获恢复和发展,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又受到大种桉树的影响,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更受土地开发的合法破坏,后果难以想象。要充分认识丘陵山地及其林业在广东生态环境中的重大作用,制止肆无忌惮的破坏行为刻不容缓。

  陈朝辉说,广东地处祖国大陆最南部,濒临南海,土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丘陵山地面积11.2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2.25%。广东地貌由山地、丘陵到台地、平原由北到南依次分布,形成北高南低、面向南海倾斜的地势。这种地势地貌十分有利于来自南海的海洋性气流沿大陆倾斜面上升,形成丰富的降水。

  同时,因广东省气候暖湿且湿热同期,十分有利于森林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生长,现森林覆盖率达56.3%。茂盛的森林植被上生长着5000多种维管束植物以及大量动物及微生物,使丘陵山地形成良好的生态屏障,不但保证广东省丰富的水源供应,并且防涝防旱,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保证,使广东省成为全国农业的发达地区。

  除此,丘陵山地森林还起着调节气候、增氧减碳、清新空气和美化环境等重大的生态作用,为社会和人民生活提供大量木材和林副产品。

  据陈朝辉介绍,广东省山地林业可以说是历尽劫难沧桑,反复遭到破坏,刚刚恢复些元气,又面临合法开发实为破坏之灾。“饮水思源”,应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好山区森林植被。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大肆砍伐森林,1968年“农业学大寨”开山造田再次大伐林,1978年体制变化而全面乱砍乱伐,这些导致广东山区森林消失,加剧旱涝灾害和水土流失。

  20世纪80年代,由于采取了“绿化广东”的强有力措施和石油气燃料的普遍使用,山地林业重获生机,至世纪末得到基本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抑制,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然而,也就是从20世纪末开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从沿海丘陵台地直至全省山地掀起大规模引种尾叶桉的热潮。本来从土地利用效益和解决造纸用材问题考虑,利用沿海部分台地低丘种植桉树无可非议。然而,在作为水源林地的山地上也大量引种尾叶桉,就使之成灾了。

  桉树保水作用差,加上高度密植和尚未弄清的原因,林下灌草难以生长,植被层次单调,其生态屏蔽作用也差。严重的问题是栽种尾叶桉前要砍光一切植被并放火烧山,造成生物毁灭和严重的水土流失。陈朝辉介绍,据观测,每次烧山之后,一遇暴雨,将有10~20厘米表土被冲走,就更难储蓄水源了。

  近年来,种植尾叶桉造成山区水土流失和水源枯竭,致使附近农田无水可用,已在广东省江门、梅州和粤北等地引发多起水源纠纷,山区部分地方政府也曾为此表态不再栽种桉树。但据统计,2008年全省新种桉树面积仍达5.88万公顷,说明此种势态仍难抑制。

  从20世纪90年代起,很多城市大搞扩张,实施不合实际的城市规划。根据1994年的资料,当年珠三角各市城区规划规模就能居住1亿以上人口。

  到20世纪初,各地市更进一步以辖市改区,变相进行新一轮城市扩张。广州市就由原来规划城区6区面积的365平方公里,扩大为10区,市区面积即达3684平方公里,足可以居住4000万~5000万人口。佛山市区面积更达3883平方公里,也可居住4000万~5000多万人口。全珠江三角洲划为“城区”总面积已达20682平方公里,至少可居住2亿~3亿人口。

  大片区域被划入城市,从此便可以把“市区范围”所有土地,包括耕地、农田保护区、水域和林地全都合法地规划用作城区建设用地。城镇周边地区大多为耕地,尤其是多属农保区的耕地,这些耕地和农保区首当其冲被纳入城区做建设用地。

  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对农田保护区的保护,并再三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跨越”。然而,对此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近10多年来,在“土地财政”的推动下,各地又采取了所谓“易地开发,易地保护”和进行“利用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开发规划”,实质上是变非法占用耕地和农田保护区为合法占用做建设用地,尤其是造成对丘陵山地林业生态环境的合法破坏。

  陈朝辉严肃指出,“易地开发,易地保护”耕地存在弊端。“易地开发”就是选择可以开发为耕地的丘陵山坡地或荒地,规划开发成耕地或再划为农田保护区,然后以其作为耕地或农田保护区指标,替代被规划占用作为建设用地的耕地或农田保护区指标。

  对全国来说,这种做法在一些省区或许可行,但就广东来说基本行不通,因该省人多地少,经解放后的大开荒、1958年“”再开荒,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开山造田运动,一切可以从事农业利用的土地基本上都已开垦完毕。如今,除了极少量难以利用的荒地尚可开发利用外,丘陵山地所谓能开发的土地都是林用地,甚至是生态林地,是不能做耕地开发利用的。

  虽然易地开发中的规划“专家”都是大专院校和研究部门的工程师或者教授,但都是由国土部门或地方政府聘请来的。陈朝辉感慨道:“政府要用地,专家要赚钱规划报告是一万个理由可以开发。”结果是耕地或农田保护区被用做建设用地,不少“耕地”验收一两年后便改种水果或变成无用地,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消失了,而且成了水土流失地。

  “易地保护”即由甲地城市占用农田保护区做建设用地,给乙地以“经济补偿”,由乙地划出耕地作为农田保护区实施异地保护。“事实上,这是瞒天过海的障眼法。数年之后,这种保护耕地就大多是不了了之,谁也不用认账了。”陈朝辉不无痛心地说。

  陈朝辉认为,“易地开发”只是以零星方式蚕食耕地和农田保护区,为了进一步占用大片耕地以至农田保护区做建设用地,我国不少沿海省市又有了新招。比如,某省就要求各县市“进行丘陵山坡地的开发规划”,这样,“就可以把大量山坡地又通过合法规划开发成耕地,又可以把大批真正的良田变成建设用地了”。

  事实上,该地下发文件中所说的坡地,并非全都可以开发为耕地。作为耕地的土地要求既有一定的水、热条件,又能保水保肥,更不致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有足够作物根部生长的土壤层,因此要求:其一,相对高度较低,一般应是平地或与平地相对高程在30~50米以下为好;其二,坡度小于25度,最好是7~15度以下;其三,有较厚的表土层,起码有30厘米以上的表土层,而且必须是壤土轻黏土的土质;其四,有较好的水源条件,能满足耕作期的灌溉或浇灌用水需求等。关键是,文件对规划开发的土地不提及其所在坡地的相对高程,这很有可能造成对丘陵山地林业生态环境的任意破坏。

  陈朝辉估计,如果这一规划被实施,该省不少县市大部分原来耕地和农田保护区将荡然无存,按此速度用地,不用50~60年,该省将没有多少土地可以从事农业生产。陈朝辉疾呼,要刻不容缓地制止合法破坏山地环境的行为。他还提出下列建议和措施。

  第一,利用卫星遥感手段加强对各地用地的监控,并切实依法管理土地,保护好耕地资源,以保证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严格审批土地开发的相关手续,对变相利用合法手续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农田保护区的行为加以识别和制止,并充分发动群众协助和参与对土地利用的监督。

  第三,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土地利用进行全面清查,对非法用地实施地方领导问责,并严肃相关法纪。

  第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实施严格审核,并认真对照用地情况,切实追究普遍存在的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造假行为。

  第五,建立独立于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监察机构,实施有效的土地监督,防止政府官员和国土部门的土地腐败和非法用地无法监督的弊端。

  第六,在山区,应严禁利用水源林地、水保林地等生态林业用地种植尾叶桉,切实保护和发展生态作用较大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增强山地的生态作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