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娱乐 xihuyule 分类>>
西湖娱乐城- 西湖娱乐城官网- APP深读|苏州“工友社区”:为2700名工友安一个家
西湖娱乐城,西湖娱乐城官方网站,西湖娱乐城APP,西湖娱乐城网址,西湖娱乐城注册两素一荤,再来一碗绿豆汤和米饭,手机扫码支付10元后,周国东从食堂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餐盘,坐到相熟的工友旁吃起了晚饭,待会儿他们还要一起去综合服务中心领中秋礼包。
“我前后干过十几个工地,这里吃住条件都是一流的。”谈起在苏州北站新时代建筑工人社区的生活,老周脸上充满笑意。今年51岁的他来自四川,在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上做木工,月薪过万元。
在工人社区,有2700多名“老周”入住,共同为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添砖加瓦”。今年2月,在苏州高铁新城开工的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是苏州城建史上投资最大的交通枢纽项目。而配套的“新时代建筑工人社区”,由中铁北京局、中铁建工、中建八局、江西建工、金螳螂5个项目部组成,后续还将入驻北站TOD各地块等施工单位,预计高峰时可容纳2.5万人,也是迄今为止苏州最大的建筑工人临时社区。
眼下,随着工程进度推进,不同工种的建筑工人轮番上阵,人员数量多、流动性强、建设周期长等现实因素叠加下,如何切实保障工友们方方面面的需求?记者进行了探访。
下午5时左右,位于工人社区的永泰坊热闹起来。在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忙碌一天的安徽工人老陈和工友一头扎进苏豫皖卤味馆子,开启了难得的休闲时光。“在工人社区就能‘下馆子’,这里比外出聚餐更方便,来这里两个月了,就想着老家这一口!”老陈说。
在这里,像苏豫皖卤味这样的商铺共有26家,可移动的临时摊位有25个,外加1家综合超市,品类齐全,价格也不贵。永泰坊丰富的不仅仅是工人们的餐食,更是生活上的便利。在永泰坊走一圈,可以看到理发店、快递驿站、五金店等店铺,精准满足工人们的日常所需。
虽然是个临时社区,但当地也建起了有模有样的“综合服务中心”。永泰坊北侧,便是工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一楼,24小时卫生服务站、警务工作站、安“薪”驿站、法律服务室等公共服务一应俱全,工人工作生活中的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
在中心卫生站,53岁的工人老刘扶着肩膀前来就诊,全科医生俞宏杰问询后为他配了贴膏,叮嘱他尽量避免活动患处。“去大医院光挂号排队就得半小时,现在小毛病在卫生站十几分钟就能解决,方便得很!”老刘十分满意。
记者看到,卫生站药房、全科诊室等功能区划分明确,可满足常见病诊疗、转诊及健康宣教等需求。白天,俞宏杰和乔羽两位全科医生轮流坐诊;晚上,来自高铁新城医院的10名医生轮班值守至次日8时,24小时提供服务。
俞宏杰介绍,目前卫生站已开展急诊急救培训4场,并同步在工地及集宿区等急救盲区配置AED设备7台,一旦遇到重大急症,站点会第一时间转运病人至2公里内的高铁新城医院,“下个月,卫生站还将联合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增强工友们的健康意识。”
走出工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不到两分钟,便来到工人宿舍。江西建工集宿区管理人员夏敏正忙着登记核对当日入住人员,一圈跑下来,他的衣服早已湿透。“每天的人员情况我们都要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工人宿舍里,3张上下铺的铁架床整齐摆放,空调、照明灯、储物柜等应有尽有。为保障住宿安全,每间宿舍都安装了烟感报警器,充电接口仅保留USB接口,以防大功率电器使用引发安全隐患。“像这样的一间房每月800元,可住4人。”夏敏说,社区还专门设置了“夫妻房”“家庭房”,公共区域设置了洗衣机、晾晒区,让工人生活更加便捷。
作为苏州城建史上投资最大的交通枢纽项目,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项目建设之前,相城区各部门就高度重视,提前规划布局,不仅将位于苏州高铁新城中部片区的204亩土地作为工人社区使用,还导入“同城化待遇、市民化服务”的理念,在解决工人生活难题方面下足了功夫。
“工人社区呈现出外来人员多、群体不一、流动性强等特点,一般的集宿区服务存在分散性,容易出现服务内容不集中、管理机制不统一等问题,而新时代建筑工人社区恰恰是从一开始便将服务统一集成,工人最需要什么就立刻办。”苏州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苏州北站新时代建筑工人社区综合服务行动支部马云说。
工人的问题与需求从何而来?从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中寻求破题之解。在工人社区建成初期,相城区住建局、市监局、综执局、卫健委等10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换位跑一次”、座谈交流、工会谈心等方式,收集到了50多条工友们的需求清单。
网络不畅导致刷视频很“卡”,是工友们反映较多的问题之一。“得知这一需求后,我们立马协调工信部门请来运营商,仅用4天,便增设了两座信号塔。”马云说。
有工友反映,忙了一天下来,休闲放松的“选项”较少。于是,工人社区联合相城区文体旅局、总工会等条线想方设法丰富工人们的业余生活。很快,影音室、活动室、阅读区陆续建了起来,工人们闲暇之余可以下下棋、看看电影,每一场的“苏超”集中观赛也成为工人们最期待的放松时刻。
除了重要事项联动相城区各部门“一事一议”外,对于一些日常的小问题,工友们不出社区就可以进行常态化反映。社区建起欠薪快处快办平台,接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引入专职调解员老汤,1天之内解决工人诉求;在社区中心位置设立的警务室,也成为化解矛盾、维护安宁的“前沿阵地”。
对于工友们关心的薪资问题,相城区专门设置了一套完善的权益保障机制,由人社部门驻点接访、工会律师团定期值班、项目方工资保证金三方共管,甚至每个工区都安排了“劳资专员”,提供政策宣传、欠薪调解等服务。目前该平台已化解欠薪纠纷2起、涉及金额1.2万元。
新建的便捷小道,上工时间从骑电动自行车20分钟缩短至步行10分钟;项目的空地建成了420个汽车停车位、6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无需担心停车充电问题……伴随着一件件“关键小事”解决,工友们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项目工期长达两年,如何让工人社区的后续管理更加精细化?对于这个问题,相城区同样考虑到了前头。
今年6月,相城区以“红色火车头”党建品牌为引领,抽调地方板块、职能部门的13名优秀党员进驻办公,统筹推进工人社区的规划建设、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
“工地外来人口众多且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更是对管理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借鉴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在集宿区实体化运行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苏州北站新时代建筑工人社区综合服务行动支部委员、北河泾街道集成指挥中心副主任周斌介绍,支部专门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周邀请项目建设单位、物业单位共同参与工友事务的讨论。
工地入驻党支部,让管理有了主心骨。今年7月底,台风“竹节草”过境苏州,支部迅速行动,联合各项目单位组建联合应急处置队,备齐11台水泵以及挖掘机、防水沙袋等,同时安排“2警3辅”全天候驻守。在台风过境前,支部累计开展工地安全专项检查22家次,整改隐患108处,守护工友安全。
眼看着项目部上工的人越来越多,这几天,苏州北站新时代建筑工人社区综合服务行动支部委员、如意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金成龙又冒出了一个新想法,那就是邀请一批热心工友担任楼道长,及时搜集和反映所住区域的工人诉求和安全隐患。“到明年上半年,北站建设人数将达到新的高峰,管理压力更大,所以我们考虑提前把工人力量纳入进来,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金成龙说。
工人社区的管理越来越完善,也让永泰坊负责人、工人社区物业公司负责人侯庆国对于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今年6月,他带领17人的团队入驻工人社区,不仅将工地外围的流动摊贩引导至永泰坊,还主动免去了工人社区数百万元的物业费。
“也有很多人说这是亏本生意,但其实我们是着眼长远看综合效益。北站主体项目结束后,后期陆续还有其他重点项目开工,运转良好的话,这一模式可以继续延续下去。”侯庆国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每周都会在永泰坊安排活动,配合工会向工友们发放福利,争取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企业标杆示范案例。
以服务促建设、以共治聚合力,相城区的探索还在继续。在这个超大型临时社区,我们看到了劳动者可以有尊严地共享城市发展红利,服务配套可以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转变,解决具体问题可以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当集宿区不再仅仅是工人下班睡觉的临时落脚点,人民城市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答案也呼之欲出。